索 引 号: | 580482017/2025-52638 | 信息分类: | 综合政务 / 重点工作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数据局 | 生成日期: | 2025-08-01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奋进当“夏”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交出半年精彩答卷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南京市;服务;跨境;场景;应用;民营企业;重大项目;上线;知识产权;优化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在营商环境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厚植沃土万木兴,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劲推力,我市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五经普结果显示,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59万亿元,比四经普时增长67.7%。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87万亿元,比四经普时增长41.5%。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着力提升“五个度”目标,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坚持系统集成、协同推进,扎实推进《南京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十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交出半年精彩答卷。
科创对接生态优化升级
上线宁科荟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发布成果3281项、需求488项。
举办“宁创新品”——南京市应用场景现场观摩会(韧性城市、城市文化专场)、“宁创新品”——南京市应用场景对接会(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专场)等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宁创”系列活动10余场。
金融资源供给提质增效
“宁创贷”政策体系下“小微担”“金陵惠农贷”“宁科贷”“专精特新保”等产品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平均贷款利率达到3.4%,较去年同期下降43bp。
累计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4只(中银2只、交银1只、工银1只),总规模13.4亿元。
依托“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开展投贷联动专场路演活动,推动银行提供“见投即贷”服务。
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业提质拓面,切实加大支小支农力度,截至目前,我市6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共计26.88亿元,在保余额177.67亿元,当年新增小微和“三农”金额占比为98.94%。
组织专精特新企业银企对接活动,推动6家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方案。
人力资源支撑稳步强化
发布《南京市2025年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35个职业(工种)纳入紧缺型职业(工种),培训补贴在相应标准基础上上浮30%。
推进民营企业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向5家符合我市“4266”产业体系发展方向的重点民营企业下放中级职称自主评审权,10家“筑峰强链”重点民营企业获省批准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持续拓展“长三角招聘专区”接入渠道,优化智能推荐匹配岗位模块页面排版,提升求职需求登记体验流畅度。上半年专区累计访问18万人次,有效职位5万余条,投递简历33万人次。
应用场景赋能成效凸显
依托“部门+中心+公司”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全域场景开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应用场景搭建,上半年统筹发布应用场景超600个。
推进南京城市算力网平台建设运营,已建成玄武、建邺、雨花、经开区等4个区级分平台,向园区企业提供分级服务。部署DeepSeek模型并提供免费服务,调用超过4万次。
涉企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完成“宁企通”平台二期建设,实现与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推进“宁企通”平台“财政资金直达快享专区”建设。
优化完善网上“中介超市”平台“方案比选”“综合比选”功能,丰富比选规则。
争取省级改革试点,在工信、交通领域试点推动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现“无感获得”,提升企业获得感。
编制《2025年全市重大项目“管家式”服务项目清单》和《南京市重大项目“管家式”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298项市级重大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
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提速
全面推行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办理时间从16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环节由7个合并为1个,跑动次数从7次缩短到1次,提交材料从7份压减到1份,有效解决企业“迁移难”“程序繁”“时间长”“多地跑”等痛点难点问题。
全面实施“五办”集成工作机制,开启“五证”齐发模式,上半年累计助力42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简化长度小于500米的10千伏电力外线规划许可办理流程,严格遵循“服务协同,并联办理”原则,压缩审批时间。
知识产权保护坚实有力
上半年全市共举办52场银企对接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发生571笔,涉及企业535户,同比增长0.56%,累计质押金额46.94亿元。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公益体检”服务,为全市371家创新主体出具定制化知识产权分析报告。
推动深交所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南京服务专区”建设,联合开展“未来星资本市场赋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培训,共探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新模式、新路径。
开展“知识产权侵权技术鉴定”服务,目前南京质检院平台已正式列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目录。
招标采购管理公开透明
推进“阳光四季”2.0总集成项目建设,完善不见面评审系统,设立独立评审席位,实现跨场地分散评标,减少人为干预可能。
上线“宁易新”招标投标交易系统,在房建市政、水务、交通等行业全面应用,实现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一网交易”,所有项目“不见面开标”。上半年完成174个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抽取评委377人次,居全省前列。
通过“苏采云”系统实现政府采购项目“一网交易”,完成58个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评审。
涉企监管执法日趋规范
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适用,完成439项市设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权基准制定,动态调整免罚、轻罚清单。
深化安全生产领域“综研联检”机制和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应用,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检查。上半年累计对2398家企业开展综研联检,发现隐患14230个,有效减少企业迎检次数7214次。
探索“扫码入企”工作,推出全省首个行政检查码系统“宁捷查”,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减少随意检查、重复检查。
对外开放能级突破跃升
上线跨境电商“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开发“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实现跨境电商企业备案从线下“企业跑腿”变为线上“数据跑路”,海关前置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至1-2个工作日以内。
完善“金陵数贸通”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平台与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等8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数据跨境服务生态圈。
将一键出海慧享平台整合升级为全市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融合税务,海关,市场监管,法律政策咨询、国别地区预警等功能。
南京综保区“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复制推广示范经验。
“中欧班列+保税模式”获评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2024年度多式联运优秀服务案例和省交通运输厅2025年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建设市及“一单制”试点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