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连接市场和政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南京市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廉洁风险防控,从思想、制度、科技等多维度进一步筑牢廉洁堤坝,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建设体系,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思想防范,从源头上减少风险。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中心始终把加强工作人员廉洁教育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员工明纪法、守底线、知敬畏;结合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印发《南京市政务服务系统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从业人员廉洁自律“十不准”》,为全体干部职工划定纪律红线,夯实廉洁根基,通过学习宣贯,确保廉洁意识入脑入心;定期整理编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教育典型案例》,在场所醒目位置打造廉洁文化墙,节假日向每位干部员工发送廉洁提醒短信,警钟长鸣,时刻提醒全体人员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踩红线。
制度防控,从流程上规避风险。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议事规则、内部采购、费用报销等制度文件,规范权力运行;围绕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以及国有产权交易业务,出台各项管理办法和细则,将更多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和环节纳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围绕关键岗位、紧盯关键环节,完善工作规程,梳理廉洁风险和防范措施,全力织密扎牢制度的笼子;印发《督查督办实施办法》,完善内部督查督办机制,通过部室自查和中心督查相结合,加强自律和他律,全力提高交易服务效能。
科技赋能,从技术上消除风险。通过深化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推行智能辅助评标、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推广应用数字见证、不见面评审,实现交易全程网上留痕、有据可查,让不法行为无空可钻、无处可藏;升级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管控,通过对交易主体和专家评委行为画像分析,实施精准监测,助力“靶向监管”;搭建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全时段监测软硬件运行状态,自主开展安全漏洞扫描整改,针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