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江苏国际数据港牵头立项的《数据安全技术动力蓄电池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自立项以来,江苏国际数据港积极对接各界多方,联合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孚能科技、珠海冠宇、双登、赣锋锂电、远景动力等行业内12家头部电池企业和SGS、莱茵等跨国公司(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参与标准文稿的撰写和数据项的梳理。江苏国际数据港凭借自身在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保驾护航。这是国内制定的首个电池行业数据标准,填补了国内电池行业在数据分类分级方面的空白。《指南》明确动力蓄电池数据的类别与级别,能有效防止敏感数据的不当外流,确保关键数据安全的全程可控。通过合理界定数据边界,规范数据在国内外的使用与传输,避免他国借数据采集、分析等名义侵蚀我国数据主权,有力维护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数据的自主性与安全性,为国家数据安全筑牢坚实屏障。该标准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动力蓄电池本质属性、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活动、产品贸易需求、国家“双碳”和环保战略部署等因素,对电池产品出境所需要的数据与电池企业必须提供、可以提供、不能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
本次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显示出我国电池行业争取独立自主、拒绝受制于人的决心,我国电池行业无需依赖国外标准体系,可以根据国内产业特点、安全需求,自主实施产品数据的精准划分。通过稳固国内产业数据安全防线,增强我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为我国新能源产业迈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坚实的数据治理支撑,保障国家能源战略稳步推进。